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化,中国与欧美消费品在质量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中国也已经出现了许多享誉海内外的民族品牌。一方面,许多大型企业深度挖掘客户需求,迎合消费升级趋势,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品质革命”,开展国际对标、加强质量检验和认证等,从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制造。
人物介绍:王震
gom塑料行业应用专家,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即加入gom asia任职至今,在塑料件的自动化三维计量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q:中国目前的消费品市场是怎样的一个发展现状?当下的疫情对消费品市场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a:消费品市场可以细分为白色家电和高端电子消费品两个板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消费品的设计、功能以及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消费品行业设计及生产周期短、成本压力大、产品质量要求高,使得生产商必须更有效率得开发和制造产品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另外,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交和工作模式激发了人们对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这恰好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创新。人们对家电产品细分功能的需求促进了家电产品结构调整,符合个性化细分化需求、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
q:企业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a:企业的竞争不再限于产品质量的提升,“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也不再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获得竞争力的唯一因素。如今,国内成熟的制造企业已经可以生产出完全满足市场质量要求的产品,而国内面临的问题已经转向了如何高效生产以及控制人力成本。另外,更多的企业希望冲击高利润的行业,比如声学、手机、平板电脑等。而高端电子消费品的工艺要求和生产稳定性提高了这个领域的准入门槛。这类转型要求企业从普通注塑到精密注塑提升其产品研发生产的能力。除了消费品行业,汽车领域的注塑类企业也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迎来新的一波红利期。新能源汽车的注塑产品会更关心产品老化、安全、轻量和美观。
q:gom的注塑凯发k8官网的解决方案如何促进消费品市场整个注塑工艺流程的优化?
a:注塑产品的特点是生产快,检测慢。针对注塑产品的检测主要集中在尺寸检测及模具开发和验收,从原型设计、首件检测直到最终的装配分析,生产商希望在获得高品质注塑件的同时能够优化注塑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在注塑工艺中经常会出现如凹痕、顶针错位、浇口突出甚至是部件翘曲等问题。使用gom的蓝光三维测量设备,可以对产品表面进行全场扫描,准确定位问题区域并提供数据支持。这对模具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通过与cad数据进行全场表面对比,他们很快能够做出判断,是否需要在模具的xyz方向修模,或者是否需要改变注塑机的参数,这大大加快了模具迭代速度。同时,还可以对经过优化的模具进行复制和保存,以供下一次使用,也就是业内熟知的复制模。
q:蓝光检测设备在注塑工业中具有怎样的应用优势?
a:gom的光学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允许对原型、电极、模具和注塑件的完整表面进行非接触测量,测量范围小到指甲盖大到卡车油,从20mm到2000mm。与接触式测量技术相比,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完整地捕捉到复杂的自由形态轮廓,并且快速输出多种形式的检测报告,可读性强,易于理解。全域表面测量保证了更快的首件检测和有针对性的模具修正,从而缩短了生产周期。
许多注塑件,如高端电子消费品行业的小型注塑件耳机,或者汽车行业的高端车型车灯,都具有自由曲面度高、精度要求高、基准系复杂等特点。除此之外,注塑行业的产品种类以及尺寸大小极为繁多。一个客户可能既生产很小的连接器的某一配件,同时也生产较大的注塑件,甚至还自主开发模具、电极等。为了满足不同扫描件的尺寸大小以及精度要求,客户可能需要采购多种类型和测量范围的检测设备。而蓝光检测设备的优势在于,单个检测设备可通过更换镜头覆盖很多不同大小和种类的产品。在后期的设备升级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当客户面临人员流失或者需要更快的测量速度时,也可以从手动设备升级为自动化设备。我相信一键式的自动化检测应该会受到很多测量人员的青睐。
我们的atos scanbox 4 可搭载atos capsule测量头,可测量小至2厘米的物件,生成的三维型面可在gom软件中与原始技术图纸或者cad数据比较,既可以实现型面的三维分析,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截面或者点的二维分析,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别,许多业内领先的注塑企业都已经配备了这款设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om软件支持对各种常见数据类型的导入。无需原始设计图纸,可直接在设计阶段创建具有几何尺寸和公差(gd&t)等功能的pmi数据集,用于测量规划,从而省去额外的编程工作。
q:gom的自动化测量凯发k8官网的解决方案如何助力消费品市场的智能制造?
a:中国已经面临着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和招工难的问题,生产车间实现自动化甚至全自动化生产是所有企业追求的新目标。生产的自动化早已成熟,现在许多欧美包括日本企业都在其生产环节中引入自动化测量方案,而中国的企业也正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多家高端电子消费品oem、知名家用电器厂家以及大部分汽车企业早已经开始使用gom的自动化测量设备把控其产品质量甚至产品前期研发。一般而言,生产企业的测量室会配备很多种测量设备,依靠多种设备完成一件产品的尺寸检测。不同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关联性放置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下。gom atos scanbox 是产品检测的黑匣子,它可以替代多个检测设备,完成多种产品的外观尺寸测量,实现一机多用。物件经过扫描,会生成全域的、高精度的点云数据,可以后续满足检测人员对产品尺寸的各种分析和评估要求。这应该也是所有检测设备的最终使命。
gom自动化检测方案
gom的自动化测量设备搭载机器人手臂,与传统的接触式测量系统相比,可以使部件的测量和检测时间减少一半。gom自主研发的软件gom suite配备虚拟计量室功能,是每台atos scanbox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atos测量单元所有元件的中央控制站和测量规划软件,可以仿真模拟真实环境中的测量功能。目前,许多企业正计划将他们的测量设备从测量室转移到生产车间,直接作用于生产环境,快速获得测量结果,以实现高效的测量控制。另外,gom也在近两年推出了更加灵活的可直接作用于实验室和生产线的移动式测量工作站 - gom scancobot,搭载的协作式机器人可以接替很多手动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大大地节约人工成本。
源文摘自:

服务热线:0755-82953613

关注普立得
-
-
服务热线:
0755-82953613 -